首页 > 实时讯息 >

8岁男童被拐后曾被收养夫妻要求跪地卖花 逃离流浪20余年终于找到亲人丨红星寻人

“儿子,你是爸爸的心头肉,我不会嫌弃你,我要带你回家,感受家的温暖。”9月8日上午,在四川绵阳公安刑侦支队,被拐26年后,江西上饶的张辉强再次见到父亲前,心中充满着担心。当得到父亲、哥哥等亲人的认同后,他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

26年前,年仅8岁、只读了一年级的张辉强,在老家被人拐骗至甘肃兰州,一对夫妇收养他后,要求他每天跪地卖花。在艰难熬过4个月后,他逃了出来,并扒上一辆火车到了西安,从此开始流浪,捡破烂、睡桥洞……

17岁后,他以打工为生,端盘子、洗碗。四五年前,张辉强认识摆地摊的王叔叔、李阿姨,两人去年得知他的身世后,开始帮他寻找亲人,并联系到绵阳公安胡祥雨工作室。今年7月,经绵阳、上饶两地公安协作,成功帮助他找到了亲人。

张辉强紧紧抱着父亲和哥哥一起回家

被拐:

收养夫妻要求他跪地卖花

他4个月后逃离,开始流浪

张辉强被拐时年仅8岁,仅读了一年级,他不记得家具体在哪里,但清楚记得父母和哥哥的名字。

9月7日上午,张辉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正准备前往绵阳认亲,这是他期盼了20多年的事。谈起被拐以及这20多年来的生活,张辉强有些哽咽。他介绍,当年自己还小,有一名不认识的叔叔说可以带他到县城挣钱,不懂事的他就跟着去了,但到达目的地后,他才发现自己被卖给了一对夫妇。

“当时已经到兰州了,那对夫妇自己还有孩子,他们让我们去卖花,而且是跪地卖花,就是让别人看我们可怜而买花。”回想起那段经历,张辉强记忆犹新。他说,如果完不成卖花的任务,回去后要挨打。

这样的日子,张辉强坚持了4个月后,他选择了逃离,扒上了一辆不知开往哪里的拉煤火车,下车后才知道自己到了西安。

“在西安,我被送过救助站,但我跑了出来,我想找父母,想回家。不过,我不知道家在哪里,就开始了流浪生活。捡瓶子、睡桥洞,还有乞讨。”张辉强说,他十三四岁时,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别人给多少钱就是多少,我有地方睡,有饭吃就行。”

寻亲:

好心叔叔、阿姨帮忙

两地警方协作帮他找到亲生父亲

流浪时,张辉强认识了一个男孩,这成为了他至今的好朋友。这个男孩还长期带张辉强回家洗澡、吃饭,张辉强也和男孩的父亲王先生认识了,从此他有了一个叔叔。

“我没有身份证,什么都办不了,打工时住在宿舍,老板给多少就拿多少。”张辉强说,没有工作时,他会睡在网吧,也会睡桥洞,但隔一段时间,朋友就会带他回家洗澡。

每次到朋友家,张辉强感觉特别亲切,他脑子灵活,懂礼貌,王先生也感受到了他的聪明劲。于是,四五年前开始,王先生带着张辉强一起,在西安火车站外摆摊卖包子、米线等。在这里,张辉强又认识了同样摆摊的李阿姨。

“他很聪明,去年我们才知道他的经历,于是就想着帮他找家人。”李阿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后来,她和王先生一起帮忙,最终找到了绵阳公安胡祥雨工作室,在胡祥雨的指导下,采集血样寄到了绵阳。

父子二人一直拉着手

胡祥雨介绍,从去年12月入库至今年5月,“打拐系统”盲比一直没有结果。6月初,经工作室对其进行祖籍分析研判:张辉强疑似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人。随后,工作室与张辉强进行了细致有效的沟通,进而了解到其父亲及兄弟的大致姓名、可能年龄等具体情况,结合DNA祖源研判和公安户籍信息查询,他在铅山县河口镇柴家村找到一户疑似家庭。

今年7月,经公安机关跨区域协作,绵阳、上饶警方分别再次采集寻亲人员血样入库比对。7月29日,经公安部“打拐系统”通报部确认,绵阳警方采集的张辉强血样与上饶警方采集的江西籍张和荣、张辉平血样所检DNA符合生物学遗传关系。

团圆

被拐26年后与父亲、哥哥团聚

父亲:要带他回家,感受家的温暖

9月7日,张辉强和王叔叔、李阿姨一起赶到了绵阳,期盼着认亲。不过,在相认前,张辉强心中有着担忧,他担心父亲嫌弃自己没有读书。

9月8日上午10时许,在四川绵阳公安刑侦支队,张辉强与父亲和哥哥相见的那一刻,三人都激动上前,紧紧拥抱在一起。“儿子,你是爸爸的心头肉,我不会嫌弃你,我要带你回家,感受家的温暖。”张和荣朴实的话语,让张辉强有了笑容。

一家人紧紧相拥

张辉强的哥哥张辉平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比弟弟大两岁,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由于父亲在外打工挣钱,他和弟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兄弟二人几乎形影不离。但1999年的一天,弟弟突然不见了,爷爷奶奶四处寻找无果,在外省打工的父亲也及时赶回,但弟弟从此不见了踪影,一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姑姑以及其他亲人们,都在等着弟弟回家。”张辉平说。

红星新闻记者 汤小均 摄影报道

编辑 郭宇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