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伤怎么报销
职工发生工伤后的报销流程如下:
及时报告与申请
职工发生工伤后,应立即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送工伤报告表,并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科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工伤认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治疗与挂账
职工应在工伤保险协议机构进行治疗,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待伤情稳定后转至工伤保险协议机构继续治疗。
若出院时工伤认定结论尚未出来,可先在医院挂账,待认定结论出来后再到医院进行联网结算。
费用报销
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可持工伤认定书及工伤职工社保卡在医院直接联网结算,由经办机构根据规定进行网上审核。
报销费用包括工伤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具体报销项目和标准需参照当地工伤保险政策。
劳动能力鉴定
伤者经治疗后,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级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报告及有关资料,向社保中心申请工伤待遇审核,审核通过后下发工伤待遇。
待遇申领
审核通过后,职工或单位可根据工伤级别申领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伤残补助金、医疗费、就业补助金等。
纠纷处理
若员工和单位因工伤赔偿问题出现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
各地政策流程可能略有不同,但大体流程相似。建议职工在发生工伤后及时咨询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了解具体政策和流程,以确保顺利报销工伤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