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发行制度有哪些
货币发行制度是指一国对货币发行的相关规定,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发行机构
通常由中央银行作为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在美国,各联邦储备银行需要领取现钞,都要经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
在英国,英格兰银行负责集中全国货币发行业务。
在中国,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和管理。
发行限额
货币发行必须有最高限额,并且需要获得相关机构的批准。
例如,英格兰银行发行银行券必须有十足的黄金准备,信用发行量不能超过一定限额。
中国的货币发行也受到严格的管理,发行数额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保证制度
货币发行通常需要提供一定的抵押品或担保品,如黄金、政府债券、商业票据等。
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发行必须提供100%合格抵押品。
在中国,人民币的发行以国家掌握的能按照稳定价格投入市场的商品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资产。
批准程序
货币发行需要经过相关机构的严格审批和监控。
例如,美国各地联邦储备委员会代表机构每天都要向联邦储备委员会报告发行和回笼的情况。
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为人民币的唯一货币发行机关,发行数额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货币类型
纸币本位制: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
物资本位制:在计划经济时期,货币发行需要对应物资,有多少物资就发多少钱。
货币政策工具
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能力和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等证券,以控制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再贴现政策:商业银行将持有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成本和货币供应。
这些制度安排旨在确保货币的稳定供应,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不同国家的货币发行制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上述内容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