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侵害年轻人身体“承重墙”,如何提前保护?|健康深一度

脊柱被称为“人体第二道生命线”,脊柱健康至关重要。但有一种疾病,却在不断侵害脊柱,让它僵硬、变形甚至导致残疾,而且深受其害的大部分是中青年。它就是中轴型脊柱关节炎。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南方+#健康深一度#栏目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崔阳教授,详解这种疾病的应对策略。
警惕:年纪轻轻就“晨起腰背痛”
20岁的大学生刘放(化名)最近出现持续的腰背痛,膝盖部位有痛感,眼睛也出现了炎症。他用AI工具搜索,怀疑是风湿免疫疾病,找到崔阳教授的专病门诊就诊。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很多病人都是年轻的男孩子,除了影响中轴关节、外周关节外,患者还可能表现为银屑病样的皮疹、葡糖膜炎、炎症性肠病、肾病以及心血管改变等,疾病负担复杂而沉重。”
崔阳教授介绍,根据影像学也就是X线下或者CT上是否可以看到明显的关节病变,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分为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和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后者又称为强直性脊柱炎(AS),因为周杰伦、张嘉译等明星患有此病,逐渐为大众熟知。

“不少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在X线和CT检查中看不到损伤,就以为不需要治疗,从而错失了疾病干预的最佳时机。”崔阳教授提醒,核磁共振检查已经看到这类患者的骶髂关节、脊柱关节的炎症改变,如果不及早干预,约有10%-40%的患者在2-10年后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约累及400万患者,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约有100万患者。
“这类疾病的诊断其实并不难,90%以上的患者基因检测可以发现HLA-B27位点阳性,这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的遗传基因,会有家族集聚性。”崔阳教授强调,市民出现两大类症状要引起重视:一是炎症腰背痛,这种腰背痛往往在活动后会缓解;二是附着点炎,即肌腱附着在骨骼上的地方出现炎症,表现为不对称的跟腱疼痛或者膝关节肿痛等,要尽早去风湿免疫科检查。

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崔阳教授
治疗: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属于慢性疾病,目前尚没有根治的方法。
“我们临床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减少结构改变,改善生活质量,让患者可以尽早尽好地回归社会。”崔阳教授介绍。“随着病情进展,强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融合,失去灵活度,导致脊柱和关节畸形、身体姿势异常,比如抬不起脖子、佝偻着背等,造成不可逆的骨结构损伤。”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影像学检查没有出现脂肪变性沉积和结构的改变之前去干预,很有可能改变疾病的预后。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等,但这些疗法仅在很小一部分患者中起到控制炎症的作用,绝大多数患者只能缓解症状,很难起到抑制疾病结构性进展的作用。
随着创新疗法的上市应用,医生手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武器”。崔阳教授介绍,目前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大分子生物制剂,主要是针对白介素-17靶点、TNF-α靶点等单一细胞因子;另一类是小分子靶向药,以JAK抑制剂乌帕替尼为例,是我国首个获批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的靶向药。
“免疫炎症的细胞因子通过JAK这条通道到达下游细胞,因此很多疾病例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炎症性肠病、强直性脊椎炎等都跟这条通道相关,JAK1抑制剂通过抑制这条通路,可以实现异病共治。”崔阳教授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是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进行疾病管理的基石,适当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缓解关节压力并保持关节稳定,防止脊柱、关节畸形发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运动过度给脊柱造成二次伤害或加重病情,患者需要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发展进程进行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康复运动。
“急性炎症期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急性期过后,运动可以伸展运动、游泳等为主。”崔阳教授提醒,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日常尤其注意不能久坐,久坐容易导致身体僵硬,不利于病情恢复。
南方+记者 严慧芳
【作者】 严慧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