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强农先锋丨杨猛:数字科技引领现代农业革命

编者按:农业兴,百业旺;农民富,潍坊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潍坊作为农业大市,始终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从“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到“寿光模式”,这片热土不断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展现潍坊三农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先锋力量,鲁网潍坊联合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进行“强农先锋”专题采访,聚焦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和标杆案例,传播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以先锋为镜,向榜样看齐,汇聚农业强市的澎湃动能,为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凝聚力量。

鲁网5月26日讯(记者 王玉龙 朱思琪)夏初的潍坊寒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数百亩头茬西瓜已经采收完毕,进入休整期。从春节前开始,这个产业园就陆续向全国各地发出优质脆甜的郭牌西瓜,尽管价格偏高,但仍供不应求,其优质的礼品小西瓜,一个就能卖到一百多元。

这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自留地”“科创园”“试验田”。杨猛,是该公司的副总经理。从事现代农业十余年,从西瓜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到全产业链的可追溯体系建设,从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到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实践,杨猛带领团队将郭牌西瓜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品牌,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流水线生产”的华丽转身,创造了种植效益提升35%的骄人业绩,带动千余农户增收致富。

从传统农人到数字农业先锋的嬗变

杨猛的农业生涯始于对土地最朴素的热爱。

出生于山东滨州邹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他,自幼便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大学期间,他主修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系统学习了现代农业理论知识,这为他日后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毕业后,杨猛没有选择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而是毅然回到家乡,加入位于潍坊市寒亭区的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基层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

“农业的出路在于科技,农民的希望在创新”——这是杨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5年前后,当大多数农业企业还在沿用传统种植模式时,杨猛敏锐地察觉到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影响。他主导引进了国内首个西瓜无损智能化检测分拣流水线,实现了西瓜从外观、大小到甜度的科学精确分级,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创新不仅大幅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分拣效率,更标志着郭牌西瓜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杨猛的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推广新技术初期,他遇到了来自公司内部和农户的诸多质疑。“西瓜怎么能像工业品一样在流水线上生产?”“农民祖祖辈辈种西瓜,还需要这些花哨的技术吗?”……面对这些声音,杨猛没有退缩,而是通过建立示范大棚、组织技术培训、对比经济效益等方式,用事实说话,逐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理念在杨猛的坚持下逐渐深入人心。他带领团队将当地40年的西瓜种植经验与现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开发出“郭牌西瓜标准化服务系统”,实现了从种子培育、环境控制到生产储运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套系统不仅大幅提升了西瓜的品质和产量,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对农业的传统认知,展现了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随着数字农业实践的深入,杨猛的视野也日益开阔。他意识到,单靠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还不足以实现农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必须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这一认识促使他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农产品质量追溯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应用,为郭牌西瓜乃至整个潍坊农业的数字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区块链+蔬菜”: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新范式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杨猛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率先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农业领域,打造了“区块链+蔬菜”质量追溯创新模式,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这一创新不仅入选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更成为全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标杆。

溯源品控一体化管理平台是杨猛团队的核心成果。该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全程留痕的特性,完整记录西瓜从种植、管理、采收、检测、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清晰了解每一个西瓜的生长环境、施肥用药、检测结果等关键信息,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透明化。

“我们通过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实时采集、上传西瓜的各项生长数据,并根据西瓜生长需要及时调整生长环境。”杨猛介绍道,“区块链技术确保了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这一创新并非一蹴而就。2021年,潍坊市成为中央网信办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城市,杨猛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带领团队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探索区块链在农产品追溯系统中的深度应用。经过反复试验和技术攻关,他们成功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区块链技术融合,构建起覆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全产业链可信溯源运行机制。如今,潍坊市已实现对西瓜等8种果蔬的数字化管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智慧种植”系统是杨猛团队的又一创新成果。该系统通过部署在大棚内的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并自动调节灌溉、通风等设备,为西瓜生长创造最优环境。“传统种植主要依靠经验,现在我们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实现了精准种植。”杨猛解释道。数据显示,这套系统使西瓜的种植效益提高了超过35%,同时减少了水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杨猛的推动下,郭牌农业还创新性地将传统的爬式种植模式升级为吊种模式,增加了透光通风空间,提高了种植密度和土地利用率,同时有效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吊着长”的西瓜不仅提升了品质,还使单位面积产量显著增加,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增长。

杨猛深知,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产业需求和农民利益。因此,在开发和应用新技术过程中,他特别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易用性。“我们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所有创新最终都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杨猛经常这样告诫团队。扎根土地、务实创新的精神,使得郭牌农业的数字化成果能够真正落地生根,惠及广大农户。

科技赋能产业: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农业

在杨猛的带领下,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从传统西瓜种植到现代农业企业的华丽转型,成为全国西瓜产业的领军企业。回顾起来,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杨猛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了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革新。

育种技术革命是杨猛推动产业升级的第一步。他主导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引入单倍体育种技术,组建分子育种中心,成功培育出具有早熟、果型好、甜度高、耐低温、抗病性强等优点的小型西瓜品种“早春蜜”第三代。这一突破性成果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小型西瓜品种的垄断,为国产优质西瓜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路径。“品种是农业的‘芯片’,只有掌握核心育种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杨猛深有感触地说。

智能化分拣流水线的引进是杨猛推动产业升级的又一力作。这条国内首条“西甜瓜无损智能化检测分拣流水线”能够实现对每一粒西瓜的外观、大小、规格、甜度等进行科学精确的判断,且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会对西瓜造成任何损伤。根据检测结果,流水线自动将西瓜按不同品质等级分类,并完成包装处理,为后续运输和销售提供便利。先进系统的应用,使郭牌西瓜实现了从农产品到标准化商品的转变,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全国布局战略展现了宏大产业视野。目前,郭牌农业已在全国建有11个大型精品西瓜种植基地,占地3万亩以上,年育苗4000万株,生产西瓜2万吨,销售收入达2.5亿元。面向全国的布局不仅扩大了企业规模,更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广到更多地区,带动了全国西瓜产业的整体升级。特别是在新疆基地的建设中,杨猛克服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成功将郭牌西瓜的标准化种植技术移植到当地,为边疆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杨猛认为,品牌价值提升是农产品产业战略的必由之路。在他的推动下,“郭牌西瓜”成功入选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在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品牌是区分优劣、赢得市场的关键。”杨猛经常这样说,“我们要做的不是普通的西瓜,而是有科技含量、有品质保证、有品牌价值的精品西瓜。”通过参加各类展会、开展品牌营销、建立会员体系等措施,郭牌西瓜逐渐形成了稳定的高端消费群体,产品价格较普通西瓜高出30%以上。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杨猛和他的公司创新性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方式,带动千余农户增收致富。在他的带领下,郭牌农业不仅自身发展壮大,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据统计,参与郭牌西瓜种植的农户,年均收入比传统种植提高了50%以上,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杨猛敏锐地观察到人工智能、5G、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潜力,目前正着手将这些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探索更加智能化的种植管理模式。“我们正在试验基于图像识别的西瓜生长状态自动监测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和AI算法,实现对西瓜生长状况的实时分析和精准调控。”同时,积极探索西瓜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科普教育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打造集种业、种苗、生产、加工、园区运营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农业不应局限于生产功能,而应拓展其生态、文化、教育等多重价值。”杨猛认为,根植于“争做全国西瓜领域领航者”的目标定位,进行前瞻性的布局,现代技术的持续创新,将为破解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提供科技支撑,将为农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