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A股上涨动力来了?业内人士称节后市场情绪有望逐步修复

刚刚过去的4月是个不平常的月份。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关税战冲击全球股市,A股自然也受到影响,4月主要指数收阴,但A股展现出韧性,上证指数4月仅仅下跌1.7%。

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4月底披露结束,据同花顺iFinD统计,5137家沪深上市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71.7万亿元,同比下降0.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2万亿元,同比下降2.28%。这是连续第二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降。

虽然2024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连续第二年下降,但是今年一季报出现回升。具体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出现回升,5133家沪深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总额14870亿元,同比增加517亿元,增幅为3.6%。

一大批上市公司业绩已经开始转好,这是今年中国经济开局不错的表现,为A股继续向好奠定了基础。

聚鸣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刘晓龙认为,受经贸环境波动影响,4月全球各类资产迎来较大波动。而国内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稳住楼市、股市的政策目标则十分明确。从上市公司一季报来看,新消费、创新药等有“基本面阿尔法”的行业和个股得到市场足够的关注,估值迅速提升。从整体而言,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和较好的股东回报或将成为后市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星石投资表示,随着4月财报季结束,业绩端对市场的影响或有所减弱。五一假期前市场交投情绪偏弱,这或许与资金担忧五一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关,节后市场情绪有望逐步修复。

世诚投资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陈家琳分析,展望后市,继续看好国产芯片、数据中心、半导体设备上游零部件等新兴核心资产领域,以及医药板块、创新药赛道的估值修复机会。

太平洋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当前的成交仍不足以形成有效突破,预计后续仍将维持震荡走势。方向上预计后续市场将以消费、科技和红利三者轮动上涨,考虑到资金节前的避险需求,预计行情更可能在节后展开。

平安证券则认为,在短期国际经贸前景仍未明朗的环境下,权益市场或维持震荡整固,国内政策呵护和内需韧性有望继续支撑A股相较于海外市场的相对优势。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中国商报综合自新民晚报、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证券报、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