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济南春茶市场“洗牌”:茶企转型求变,理性消费成主流

“明前茶,贵如金”的春茶季如约而至,清明前后成茶业“双十一”。记者走访济南市场发现,部分早春茶已抢先上市,其中西湖龙井价格较往年微降约10%,而北方茶代表日照绿茶预计本月底迎来集中开采。

平价“口粮茶”即将放量

北方绿茶预计5月集中采收

随着春茶季开启,济南茶叶市场迎来首波热潮。3月中旬以来,以明前绿茶为代表的春茶陆续上市,有茶商表示今年全品类春茶销量同比增长20%。

春茶市场以名优绿茶为主角,尤其是西湖龙井等稀缺品类,因其产量低、采摘期短等特点,高端明前龙井价格居高不下,“高端一些的龙井每斤需上千元,可日售百余斤。”济南老屯茶城茶师傅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郭莉表示,因为绿茶类一年就只有这么一季,茶叶已经积蓄了一年的养分,不管是茶农还是经销商就靠这一季茶赚一年的费用。

“春茶才刚刚开始,与明前茶衔接的是雨前茶,大约在谷雨前一周上市。”郭莉称,与此同时,福鼎白茶进入春茶制作关键期,白毫银针正处于“养茶”阶段,后续将陆续产出白牡丹、寿眉等品类。北方绿茶如日照绿、泰安绿等因气候因素上市最晚,预计5月集中采收。郭莉表示,若当前气温稳定,北方绿茶产量或较可观,但倒春寒仍是潜在风险。

据了解,相比于上述高端龙井,平价“口粮茶”也即将大批量上市。“每斤几十元的绿茶,百余元一斤的口粮茶,一个店一整个春季预计可以卖一两千斤。”郭莉称。

春茶价格下降

高性价比产品受追捧

刘女士在济南广友茶城经营多年。她介绍,今年西湖龙井价格明显“亲民”,去年售价1500-1600元/半斤的茶叶,今年千元左右即可成交。

与此同时,该价位茶叶的客单价也随之走低。“销量和去年同比相差不大,但是客单价下降约三成。”刘女士表示,消费者消费更加理性,主打性价比。以往购买千元以上产品的顾客比比皆是,但今年消费者更青睐七八百元一斤的茶叶。

日照燕来春茶厂负责人高鑫深耕茶叶市场18年。对于今年茶市批发端的变化,高鑫感受深刻。尽管其高端头采春茶已接获二三百斤订单,但不少批发商都一改往日“囤货”模式。“批发商都精打细算了起来,大多按往年销量计算进货量。”高鑫预计,整季春茶销量约800斤,相比往年处于平稳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价格带下移趋势在中端市场尤为明显。据高鑫透露,5月即将上市的中档春茶价格预计比往年略微下降,每斤价格区间在200—400元。

消费理性、市场饱和

茶企纷纷开启转型

面对消费者需求变化,不少茶企为增加销量,也开始走向转型之路。例如,有高端品牌推出“随享杯”,其将2011年酱香型白茶封装在便携杯中,配合滤纸设计实现随泡随饮,面向商务接待和喜欢尝鲜的年轻消费者。部分百元价位“口粮茶”品牌开始“去包装化”,直接使用散装、简装等形式,进一步压缩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以价换量。

“近两年来,茶叶销售增速放缓,部分消费者消费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追求茶叶高端品牌和品类,青睐于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提及春茶销售“遇冷”的原因,济南市茶叶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刘先生表示,首批上市的“头采茶”过后,大量价格回落的“平价春茶”陆续涌入市场,不少消费者仍在观望中,进而影响旺季销售。

刘先生认为,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不少年轻消费者饮茶意愿较低,或更青睐于冷泡茶、无糖茶饮料等新茶饮品类,这也是影响销量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入局者逐渐增多,竞争日趋白热化,但市场需求却没随之增加。

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刘先生建议,未来春茶发展的核心仍是产品品牌化,包括产品的标准化和稳定性。茶企多了解消费群体需求,通过加大研发、生产及供应链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供应链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消费场景,结合文旅资源开发“茶艺表演”“制茶体验”项目,吸引市民游客参与,增强消费黏性。同时,深耕细分市场,开发便携茶包、冷泡茶等新形态,聚焦年轻消费者关注。(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