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浙粤三省(区)跨区域探索“北稀南融”专利转化新路径
7月23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包头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协办的蒙浙粤跨区域专利转化对接活动在包头市启动。内蒙古、浙江、广东三省(区)将通过跨区域合作,探索“北稀南融”专利转化新路径,以此打通“专利技术—产业应用”堵点。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是国家稀土产业基地;浙江、广东两省创新能力突出。此次活动聚焦稀土、人工智能、数据、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以搭建“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精准对接平台为核心,通过内蒙古稀土资源与浙江、广东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攻关—专利转化—产业升级”全链条协同发展。
对接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与包头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高质量转型发展知识产权强市合作议定书》,助力包头打造“知识产权强市”标杆;包头、鄂尔多斯、杭州、宁波、金华、揭阳6市共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专利转化合作联盟”,进一步拓展跨区域专利转化合作,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共享。同时,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专利技术转让、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专利质押融资等多类型合作签约同步达成,总金额达3.79亿元,覆盖稀土、人工智能、煤化工等重点产业领域。
据了解,内蒙古、浙江、广东三省(区)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定期举办对接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推动更多专利成果转化落地。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刘博宇
编审:赵宗杰
终审:刘畅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