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6个月女宝颅内藏“炸弹”,医生高风险手术“拆雷”

极目新闻通讯员 薛源

近日,6个月大的女宝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拆弹”手术,颅内两个动脉瘤被成功切除,这也刷新了湖北省颅内动脉瘤患者最小年龄救治纪录。目前,宝宝恢复良好,已能自主抓握玩具,四肢活动正常。

图为橙橙抓住了医生递过来的玩具 (通讯员张祖国 摄)

这名来自咸宁的女宝橙橙(化名)长得白白胖胖,平时身体健康,一个月前,她突然出现呕吐、抽搐,送医一查,竟是颅内出血并发急性脑积水。医生紧急进行钻孔脑室外引流手术,橙橙暂时度过了生命危险。进一步探查发现,橙橙左侧大脑前动脉上并排长有两个米粒大小的动脉瘤,这正是导致橙橙颅内出血的“罪魁祸首”。

因受颅内出血及脑积水的影响,橙橙整日昏昏沉沉,出现手脚瘫痪、意识不清等症状,为给孩子争取一线生机,父母将病情危重的橙橙转入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这个动脉瘤就像吹胀的气球,随时可能再次破裂出血,而且每一次出血都会让孩子过鬼门关一次,就算能抢救回来,也会加重一次大脑的损伤。”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杜浩表示,橙橙已经出现脑积水,需要做分流手术,但如果不先解决动脉瘤,分流手术也没法做,因为会增加动脉瘤破裂几率。为挽救橙橙,解决动脉瘤的手术迫在眉睫。

橙橙月龄小,血管纤细,不宜行介入治疗,开颅手术成了唯一的治疗方法。然而,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相比,在婴幼儿期治疗颅内动脉瘤难度要高出数倍,对麻醉和手术操作都是很大的考验,孩子月龄低,血容量仅有成人的十分之一,低血容量对开放手术要求非常高。橙橙颅内的动脉瘤已经发生破裂,术中血肿清除、动脉瘤分离、动脉瘤夹闭,任何一个细节把握稍有不慎,都可能出现再次破裂大出血,危及孩子的生命,手术堪比在“刀尖上舞蹈”。

近日,杜浩带领手术团队实施手术。如术前所担心的一样,瘤体薄如蝉翼,透过血管壁甚至能看到血流涌动,一碰就出血。为尽量减少出血,主刀医生杜浩争分夺秒“拆弹”,成功实施左侧大脑前动脉瘤夹闭手术,术中一并夹闭了两个动脉瘤,并保住了载瘤动脉。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时刻关注,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橙橙逐渐恢复清醒。待脑脊液干净后,橙橙又做了一次分流手术,脑积水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因之前大脑受损害,肢体肌力受到了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橙橙进步了许多。“哟,抓住了,抓住了!”昨日,在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橙橙一把抓住了医生递过来的玩具,“孩子现在越来越活泼,我们对宝宝也充满了信心。”父母笑着看着橙橙。“能抓握,手脚有劲,这说明孩子恢复得不错。”杜浩对橙橙父母说。

杜浩介绍,动脉瘤犹如体内一颗危险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出血,可导致患者昏迷、瘫痪等,甚至危及生命。颅内动脉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60岁常见。儿童颅内动脉瘤临床少见,而不满1周岁的婴儿动脉瘤则更为罕见。儿童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更多与先天因素、外伤或系统性疾病相关。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