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当旅游冤种,年轻人开始在美团上「拼好团」了

撰文|锅包柚

01

这届年轻人,靠“拼”休假

没有暑假的年轻人,开始给自己拼好假了。

从年假和病假中抠出两天,再加上双休日,人造一个“暑期小长假”,秦皇岛、大连、青岛的海边挤满了看海的年轻人,还有的特种兵直接打飞的跨国短途游,魔都白领甚至把大阪和东京逛成了后花园。

根据美团旅行发布的《2025暑期热点及趋势报告》,7月以来,美团App机票搜索量同比飙升99%,酒店住宿搜索量增长48%,周边游搜索量增长48%,旅游团搜索量上升42%。

把工位搬到没有天花板的地方,邪修度假的年轻人把假期也玩出了花。

杭漂女孩梁颖就在7月末的一个周五请了一天年假,到云南的避暑胜地曲靖来了次三天两夜的躺平之旅。每天在酒店睡到自然醒,一个人骑着电动车,白天去最美新华书店看书或是找个公园坐着放松乘凉,晚上逛逛曲靖老街和当地的咖啡馆,饿了就去当地人开的各种小馆子里吃米线、吃野生菌,短短3天的避暑之旅最终变成了治愈之旅。

有人喜欢慢节奏的休假,也有人追求休假的高效率。或是凑个四天三夜来次新疆特种兵之旅,想吃的饭一顿也没落下,该逛的景点也一个都没错过;或是搭乘红眼航班飞到曼谷,用4天的时间去曼谷吃泰餐打泰拳,再在工作日当天早起返程,主打一个休假上班两不误。

而这种拼假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还有个统称——拼好假。当贫瘠的假期遇上打工人出行放松的需求,如何在有限的年假内更高频地出行,成为了许多打工人在KPI和OKR之外要计划和研究的事情。

工作第4年的CC,一共有8天年假。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CC几乎每个季度都会和朋友约着去旅行放松心情。但碍于年假的稀缺,又不想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地去各地打卡,CC只能和朋友们在日历上精细化研究每年的法定假日,在假日的夹缝中,算出请假性价比最高的日子,拼假出行。

今年跨年,CC和朋友凑上两个周末和一天元旦假期,拼了个9天的小长假来了次云南省内的跨年之旅。去年9月,工作压力大的CC又和朋友凑着周末请了3天假,和朋友开启了为期5天的粤港吃喝之旅。

CC和朋友在云南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在拼好假。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就有很多年轻人早早开始了规划,请几休几,目的地是哪里。甚至互联网上还有网友贴心地附上了打工人十一出国拼好假的攻略,比如只需要请3天的假期就能连休12天,既可以去加拿大来一次东海岸的枫叶之旅,也可以去土耳其来一次环线深度游,甚至可以来一次兼顾历史和海岛浪漫的欧洲二国游…… CC也受到启发,打算请上9、10两天年假,去印度尼西亚来场10天游,3号出发,12号返程,既能错开人流高峰,还能多享受享受假期。

就算目的地天差地别,但大家的目的却大同小异,他们渴望在有限的假期内,通过“拼”这种形式,休出最具有性价比的假期,并在这些假期中最大化地去各地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逃离自己的工作状态。

02

不当旅行冤种

但拼来的假期也不一定全是“诗和远方”。梁颖的一人行虽然自由,却也会在想吃点重头菜的时候,因为“眼大肚子小”只能不了了之,错过了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的机会,而且一个人cover食宿,性价比总归比不上AA制;CC和朋友作为两个P人,也会因为没有认真做旅行攻略,无意间打卡了好几个难吃的馆子,旅行体验大打折扣,“老天会惩罚每一个不做攻略的P人”,她这么感叹;就算有人会在互联网上找搭子,最后也会因为旅行节奏不同频只能一拍两散,双人同行最终还是变成了一个人的打卡;……

就算是图省事儿报了旅行团,也不一定能收获一段理想的旅途。有网友报了夕阳红旅行团,本来想躺平漫游,却发现团里一大半70多岁的爷爷奶奶,状态比自己还好,“爬山不在话下,高反不存在的”,感觉自己那几天比特种兵还特种兵。也有网友出于价格考虑报了个大巴团,却永远在走马观花,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有时为了完成打卡,早上五点就得起床,每天都要走几万步,“也不知道自己是来休假的还是来拉练的”。

为了提高自己的旅行体验,不当旅行冤种,一部分深谙“拼好假”之道的年轻人,开始了一种新的“拼”法——小团游。

相较于要和爷爷奶奶拼体力和财力的老年旅行团,与穿梭在各网红打卡点之间拉练的大巴旅行团,这些小团人数一般限定在10人及以下,几乎都是同龄人;在路线设置上,将社交媒体上年轻人的旅行热门目的地、网红打卡线路,和年轻人的拍照需求相结合,主打一个轻松、出片、自由、和谐;在行程安排上,也是纯玩不购物、舒适不早起,不走马观花,而是深度探索。

《极岛森林》截图,图源网络

不会有“花钱买罪受”的体验,也不会有“这假白请了”的错觉,小团游既能帮助年轻人更沉浸和深入地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也满足了他们和同龄人进行个性化社交的需求。

今年5月,工作并不顺利的Miranda,迫切想要来次出游转换心情。她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执行和策划,因为老板和客户的理念不同,作为执行者的Miranda经常要夹在老板和客户之间周旋。心力交瘁的她决定赶在项目期的间隙看看大自然。旅行计划的突然,Miranda找不到合适的旅游搭子,又不想自己一人去陌生的城市打卡,就在社交媒体上找个了新疆小团游。

Miranda加入的是个“3+2+1”的组合,团里有一家三口,两个闺蜜,还有她自己一人。本来出发前,Miranda还在担心自己要和一群陌生人待上6天5夜会尴尬,但和团友们见面的第一天,Miranda所有的恐惧都烟消云散了——领队会在吃饭时额外照顾自己,闺蜜组会主动提出给她拍照,一家三口还给自己分享了老家的小零食。在车上赶路的时候,为了打发时间,大家还会互相分享职场八卦,探讨职场心得。在得知Miranda因为工作不顺有了离职意向时,团友们没有像爸妈一样告她“先干着,现在工作不好找”,而是鼓励她“年轻就是要多尝试”。

Miranda在新疆赛里木湖

本来是出于“安全和便捷性”才报的小团,却给了她意外的惊喜。5天的行程中,Miranda和团友们一起徒步、逛街、沿湖自驾,给彼此拍照,互夸“你这条裙子好好看”“这张照片拍的好美”,Miranda感觉自己不光被景色治愈,更被这些团友们带来的情绪价值所治愈。

肉眼可见的,小团游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旅行选择。有人看中了小团游的省心省事儿,觉得旅行社的精细化服务能拯救每一个不愿意做攻略的P人;有人看中了社交属性,想要用短短几天的时间,认识相见恨晚的朋友;也有人看中了小团游拆盲盒般的附加属性,体验跟团游独有的“和全新的人在全新的环境开启了新生活”的属性,“不需要和谁商量和做决定,没有任何琐事和烦恼,每天就是享受行程”。

小团游的出现,让年轻人精打细算拼出的宝贵假期,发挥出了更大的功效和价值。

03

爱“拼”才会赢

年轻人的小团游需求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小团游项目也如春笋般涌出。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拼团”,能搜到各种小团游方案,无论是路线、行程还是价格都大差不差,让人挑花了眼。这股拼团游的风潮还让商家卷出了新花样——有旅行博主推出了粉丝专属团,有旅行社针对不同圈层的爱好者推出了兴趣社交团,甚至有素人玩家专门找导游私人订制小团出行。

尽管这些拼团行可以给自己带来开盲盒般的惊喜体验,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同质化的旅行产品越来越多,盲选背后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还是会让年轻人产生担忧和恐惧,甚至发出拷问三连:靠谱吗?安全吗?能行吗?

这时,一个知名度高、有官方背书的团,或许能给年轻人带来安全感。近期,美团旅行上线“小团游”服务保障计划。

路线选择也是横跨山河。既可以在“7日6晚北疆阿勒泰伊犁大环线”沉浸式体验北疆壮阔风情,感受独库公路上“一日四季”的变换,品尝在阿勒泰夜市的地道新疆美食,体验网红禾木村的策马奔腾和当地歌舞风情;也可以在“6天5晚甘青纯玩小团”深入感受西北人文风情,领略祁连山的苍茫冰川,体验莫高窟的敦煌飞天,加入鸣沙山的万人狂欢,静候敦煌的“大漠孤烟落日圆”;还可以在“西藏全景6日游”深入藏区,探寻雅鲁藏布大峡谷,观赏珠峰的气势恢宏……

相较于市面上的同类拼团产品,美团上的小团游不光精选了这些畅销线路,还有平台把控价格,保证了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同时,这些小团游的行程也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根据团友的要求微调行程,省去了自己做攻略的繁琐,又保留了探索城市的个性空间。

而且,入选“美团好品”的小团游线路还支持出行前1天18点前免费退改,并且有专属客服,30秒内极速响应。如遇强制消费/强制购物这种场景,无需等待商家确认,美团旅行会启动信任赔付,为消费者兜底。

当然,如果你想更沉浸地体验当地的生活,也可以在美团上轻松解锁一站式吃喝玩乐购的旅行体验——既可以品鉴当地美食,按照“必吃榜”寻觅地道风味、了解美食文化,也能一键外卖送到门口,足不出户尝遍本地特色;也可以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找家咖啡馆和酒吧坐一天,还是预约一场舒缓解乏的按摩,轻松get周边休闲好去处。吃住游购娱,在一款APP里即可全部实现。

从精打细算着休假,到仔细筛选旅游搭子,再到反复比较每一天旅游路线,年轻人用着自己的方式,在繁忙、琐碎的工作外,夺回生活的主动权。

他们精心规划的不只是假期和行程,更是对于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他们用最高的性价比,把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体验,把每一个旅行瞬间都变成扎实的快乐,最大化地享受生活的每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