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AI萌趣教学编织防震减灾 “安全防护网”

【来源:运城晚报】

记者 王露

“地震到,不要怕,躲在桌下护住头……”5月10日,滨都幼儿园活动室里传来稚嫩的歌声,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府前社区联合县防震减灾中心、滨都幼儿园开展的“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教活动正在进行。活动中,工作人员用AI制作的“安全小导师”,通过一场科技感与童趣交织的安全课,为100余名师生编织起防震减灾的“安全防护网”。

“小朋友们看屏幕,跟着这个卡通小人学动作!”社区工作人员轻点平板电脑,AI生成的动画人物便随着《地震安全歌》的节奏摆动起来。明快的旋律下,“伏地、遮挡、手抓牢”等避险口诀被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词。跟着AI同步演示的“三角安全区”躲藏动作,孩子们一边拍着小手跟唱,一边模仿动画人物中蜷身抱头的姿势。随后的“防震减灾手势舞”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高潮,社区工作人员根据AI生成的手势舞视频,分解演示“掩护头部”“有序撤离”等手势。孩子们充满童真的肢体语言,让教室瞬间变成灵动的“安全律动场”。

“这座大楼摇晃时,躲在哪里最安全?”防震减灾中心工作人员轻点PPT,通过对比“躲在承重墙角落”与“靠近玻璃窗”的不同后果,解答了“地震来了怎么办”的核心问题。当讲到“黄金12秒逃生法则”时,工作人员掏出卡通沙漏现场计时,“滴答”声中,让人仿佛置身于地震来临时的紧张情境中。“老师,我记住了!要像小刺猬一样缩在桌子底下!”5岁的糖糖举着小手喊道,惹得全场笑声阵阵。

“呜——”下午3时,尖锐的警报声打破校园的宁静。正在上模拟手工课的孩子们瞬间停下手中的动作,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钻到课桌下,用小书包护住头部。“注意!双手要扣紧后颈!”社区工作人员穿梭其间,轻声纠正孩子们的姿势。1分23秒后,“主震”警报解除,师生们按照“低姿、捂鼻、贴墙走”的要求,沿着走廊右侧有序撤离。

“今天我学会了打‘地震安全手势’,回家要教给爸爸妈妈!”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兴奋地围在社区工作人员和防震减灾中心讲师身边,七嘴八舌地分享着学到的安全知识。据府前社区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创新融入AI技术,通过“视听动”多维度教学,使幼儿参与度提升40%,关键避震知识掌握率从以往的65%跃升至89%。下一步,社区将把AI安全教育课件制作成短视频,通过“社区网格群”推送给辖区家庭,让“防震减灾”从校园延伸至千家万户。

这场充满萌趣的AI教学,本质上是一次教育范式的创新。当传统的说教式安全教育遇上人工智能,“单向灌输”变为“多维互动”,“被动记忆”转为“主动体验”。更值得关注的是,AI不仅服务于课堂,更通过可复制的数字资源,构建起“校园—家庭—社区”的立体安全网络。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避震动作,而且培养了用科技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这颗安全的种子,终将在他们心中长成守护生命的大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