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卖了20多万辆 单车亏损超10万元 蔚来还有未来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范国飞
4月1日,各大车企发布3月及一季度的销量排行榜,蔚来及乐道品牌以15039辆的月销量排在了造车新势力排行榜的第七位,远远落后于同期起步的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等,成为了主流品牌中吊车尾的那一个。
不仅如此,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蔚来2024年净亏损超224亿元,同比扩大8.1%,创下历史新高,累计亏损超过千亿元。
在理想、零跑汽车等实现盈利的当下,蔚来汽车为何会越亏越多?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提出的降本增效能否取得效果?

蔚来汽车生产线 图源:新华社
岌岌可危的财务状况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蔚来营收为657.32亿元,同比增长 18.2%;交付新车22.2万辆,同比增长38.7%;全年毛利率较2023年提高4.4个百分点至9.9%;其中汽车毛利率为12.3%,同比增加2.8个百分点。

表面繁荣的数字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小的危机。2024年,蔚来整车毛利率仅为8.2%,较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与其“高端电动车品牌"的定位形成鲜明反差;单车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2%,换电站、服务体系等重资产投入正在持续侵蚀利润空间;净亏损超224亿元,按此计算,蔚来2024年每天亏损超60000万元,平均单车亏损超10万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蔚来品牌车型虽然还能稳住价格,但推出了5年0息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推高了销售成本。同时,乐道品牌推出后,虽然不影响蔚来品牌的定位、拉低均价,但营销和人力成本会相应上升。
2024年底,蔚来资产负债率已达到87.45%,为2018年以来次高点,排在中国汽车上市公司首位。
受此消息影响,蔚来美股、港股股价一路下跌,分别较财报发布时下跌超20%。显然,资本市场对蔚来的财报并不满意。
蔚来盈利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应对财务危机,李斌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通过在供应链、研发,以及内部改革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仍相信公司能在2025年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的目标。
但要在短期内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并非易事。

图源:新华社
据李斌透露,蔚来、乐道、萤火虫三个品牌今年共有9款新车发布,其中蔚来品牌6款、乐道2款、萤火虫1款。
具体来看,蔚来品牌除了全新车型ET9,ET5、ET5T、ES6、EC6等换代车型占了新车的绝大部分。
李斌坦言:“我们在2022年-2024年产品周期当中交了很多学费,显性价值不够,产品规划过于保守,因此第三代平台产品规划的时候更聚焦中国市场,接下来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搞上。”
目前,理想、问界、零跑等品牌已经贴上了相应的标签,占据了中高端市场,留给蔚来的市场空间并不多了。
跟蔚来品牌主打高端、智能的路线不同,乐道品牌更强调实用主义,聚焦家庭用户的使用需求。
上市之初,乐道L60被寄予厚望,在规划中是走量车型。2024年广州车展期间,当时任乐道汽车总裁的艾铁成曾承诺,乐道L60将在2024年12月实现单月交付破万辆,2025年3月冲击2万辆交付量,并直言若未达成目标将“下课”。然而,今年前3个月,乐道交付量分别为5912辆、4049辆和4820辆,与此前的规划相差甚远。
就在4月2日,艾铁成兑现“诺言”黯然离开,辞任乐道汽车总裁及蔚来高级副总裁职务,此次调整距离乐道首款车型L60正式交付仅半年时间。
今年,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首款车型也将上市,定位为高端纯电小车,预售价超过14万元。目前,纯电小车虽然走量,但最高配售价均不到10万元,定价太高终将曲高和寡。部分网友还认为,萤火虫的外观设计过于奇特,大灯组的造型被调侃为“赛博复眼”“iPhone摄像头” 等,整体造型让人难以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动汽车电池容量的增大和充电倍率的提升,不少网友认为换电将日益成为伪需求,但蔚来一直在加大投入。
财报显示,蔚来2024年在换电网络上的资本支出达到创纪录的58亿元,但换电站日均服务次数仅增长15%。数据显示,全国1800座换电站中,三线以下城市站点利用率不足40%。这种超前的基础设施投入,在新能源车充电效率普遍提升至800V高压平台的今天,反而成为财务负担。
当电动车渗透率突破40%后,市场正从“技术验证期”转入“成本控制战”。蔚来引以为傲的用户运营体系和能源服务生态,在财务模型上尚未形成正向循环。若不能尽快实现三个战略转向——从重资产投入转向轻资产运营、从封闭生态转向开放合作、从堆料式创新转向成本导向研发,即便坐拥国资战投加持,也难以跨越规模化盈利的生死线。
对于蔚来而言,2025年将不再只是产品大年,更是一场关乎生存模式的终极考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