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将政策清单变为企业“红利账单”——红河州深化改革惠企利民新实践(一)

在蒙自产业园区

爱格乐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

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

从选址、设备引进到厂房装修

这家企业仅用45天

就完成建厂并顺利投产

“园区管委会、人社局、

工信局等部门全程跟进,

遇到问题随时解决,

这种服务效率

让我们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总经理李荣昌如是说


蒙自产业园区爱格乐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同样的赞誉也来自

元阳县集配速递有限公司

总经理钟燕由衷感叹

“无论有什么困难,

只要我们有想法、能做、想做,

政府和相关部门都会大力支持。”

这句真诚评价的背后

折射出的是红河州持续深化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实效


元阳县集配速递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工作。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法治化新阶段。红河州委、州政府迅速组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州上下形成共识: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只有将政策清单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红利账单”,才能真正激发市场活力。





市场准入破壁垒激活力




红河州市场监管局严格贯彻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持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办理准入登记过程中,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持续提升准入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对于清单明确禁止准入的领域,坚决不予受理相关登记申请,严守准入红线;对清单规定的许可准入事项,依法依规审批,并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程序合规进入;对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和业务,一律不设额外审批门槛,切实保障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公平参与竞争。这一举措进一步夯实了红河州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业务


今年以来,我州持续以“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扎实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等主题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优化审批流程,各主题事项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压减80%以上。截至7月份,全州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平台共办理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迁移登记共15446笔。




培育体系助推质效提升




红河州深入实施“个转企”培育行动,通过建立梯度培育库,精准引导和支持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助力其拓展市场、增强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完成“个转企”登记6691户,市场主体结构持续优化。在培育过程中,重点加强对“名特优新”四类个体工商户的识别与服务,突出特色导向和潜力挖掘,组织专人提供从申请指导到认证申报的全流程帮扶。目前已成功认定536户“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6月4日,弥勒市市场监管局颁发了全市首张通过“个转企”一件事服务办理的营业执照。图源:“弥勒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此外,红河州大力推进质量提升和创新能力培育,共推荐企业和个人15个主体参与第六届云南省政府质量奖申报评选。在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方面也成效显著:今年州内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7项,8家企业申报2025年云南省高价值专利产业化奖补,其中3家企业共获奖补25万元。




精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每个周末的“政企面对面”活动,州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轮流主持,与参会企业深入坦诚交流探讨,零距离倾听企业诉求,实打实解决企业难题。自2023年7月以来,累计解决300家企业585个问题;在持续深化“政企面对面”与“局长坐诊接诉”的同时,推行与“巡诊”“上门问诊”“圆桌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政企沟通务实有效。


红河州金融特派员扎根农村基层,宣传金融政策、普及金融知识,提供全面服务。图源:“红河州银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红河州在全省首创的“金融特派员”制度成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金钥匙。蒙自农商银行“金融特派员”通过“驻点+走访”的贴身服务模式,为62家企业提供1.7亿元专项支持。个旧市农信联社“金融特派员”在经济开发区与红河综合保税区创新打造“一站式”服务闭环,聚焦有色金属、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量身推出“固定资产贷”“供应链融资贷”等产品。河口农商银行“金融特派员”化身“农情联络员”“纾困解难员”“政策宣传员”,精准匹配边境特色,开发“扶贫贴息贷”“热果贷”“兴边富民—宜业贷”等产品。


组建“蒙商服”小分队,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


2024年,州发展改革委、红河金融监管分局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红河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面提质专项行动的通知》,细化分解8大类19项任务,聚焦民营、小微、外贸、科技、军创四大重点领域,严把“两张清单”质量,加力推进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不断走深走实。截至2025年7月底,全州累计走访民营、小微等经营主体44.59万户,经银行贷审后,累计授信14711户次,授信130.05亿元;累计放款13780户次,放款96.94亿元。


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业务


如今在红河这片热土上

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企业

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热情和开放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各类经营主体正在形成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截至2025年6月

全州实有民营经济经营主体551608户

同比增长10.07%

其中

民营企业100006户

同比增长39.63%


红河州正用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以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将政策“白纸黑字”转化为企业“真金白银”

让一项项制度创新

成为惠企利民的生动实践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编辑:李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