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侨梁|“你的春和景明,我的氯雷他定?”上海人: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你的春和景明,是我的氯雷他定。”网上流传的这个梗,对很多易过敏人群来说,是切身的烦恼。
3月份引发全国多个城市的花粉过敏,上海险之又险地避过了。
这波过敏的“元凶”多是杨树、柳树、榆树、柏树等“风媒花”。
花粉虽然小到肉眼看不见,但易过敏者接触或吸入后,就狂打喷嚏,厉害的还会鼻塞眼肿。

桃浦中央绿地的小河道里,飘落后沉积的柳絮。杨建正 摄(资料图)
而上海因为3月下旬的倒春寒,躲开了漫天的花粉杀机。
随着气温上升,春风吹拂,让人们讨厌的“季节限定”,终于要登陆上海了。
中国天气网的预报显示,四月的头几天,上海花粉过敏指数连续多日为“高”,也就是“易引发过敏,加强防护,规范用药”。
不过,花粉过敏对上海人来说,还是可以克服的“小磨难”。真正让人坐立不安的,是往年从4月中旬开始的——悬铃木果毛大进攻。
每年春天,随着气温上升,悬铃木的果实成熟后开裂、脱落,大量果毛随风飘扬。
那景象壮观到什么程度——在梧桐树密集的路段,纷纷扬扬就像下起小雨,人称“毛毛雨”。
如果不清扫,一晚上就能让半条马路铺上一层褐黄色的“毛毯”。
看着这满地的果毛,就觉得鼻子痒痒的,有木有?

悬铃木果毛堆积在路面。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资料图)
据了解,全上海的悬铃木数量接近50万株,大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种的。
它们生长迅速,树冠广阔,能在夏日为行人提供大片的阴凉;因为最早是被法国人引种在上海法租界内,所以俗称“法国梧桐”,虽然这种树既不源于“法国”,甚至也不是“梧桐”。
我国的植物学家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后发现,悬铃木每个成熟的小坚果足有3200多根果毛,如果按照每个果球平均有1000个小坚果来计算,每个果球可以有320多万根果毛。
尽管暗黄色的团状果毛本身没有毒害,但是大量飘落就很容易引起易感人群呼吸系统、皮肤等的过敏症状。

悬铃木果毛飞絮形成的原因图解 图片来源:绿博士微信公众号
为了这“春季的烦恼”,绿化部门每年都操碎了心,冬天一开始,就给梧桐树修枝理发,此举可以减少90%的果球。
据了解,去年冬季至今,上海外环线内约75%的悬铃木已完成“理发”。

上海主城区所有种植悬铃木的道路都会进行冬季修剪。图片来源:上海市容绿化局
那些实在修不了的,就在果毛成熟前夕,提前吹落、冲扫,避免集中飘絮。
去年的新闻报道里,悬铃木果毛季来临之际,高射程风力机车、雾炮抑尘车、高压洒水车、机动清扫车——“四大金刚”齐上阵,又洗又吹又扫。
那段时间,梧桐树比较密集的那些马路,晚上热闹得不得了。为了不影响白天的交通,果毛“洗剪吹”多选择晚上10点后到凌晨进行。周边社区还早早地接到告示“可能有噪音,影响大家休息”。

高射程风力机车将风筒对准树枝,吹落树上成熟欲脱落的果毛。图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资料图)

雾炮抑尘车对准半空喷出水雾,用水裹挟着果毛一同沉降到地面。图片来源:新民晚报(资料图)

高压洒水车射出的高压水柱可以将粘在地面的果毛冲到路牙边。图片来源:新民晚报(资料图)

机动清扫车清扫路面。图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资料照片)
去年,上海公布了176条可能出现的悬铃木果毛飘絮的道路,提醒市民路过时做好防护。
这招还挺管用的。不少市民绕道走,确实少了许多过敏烦恼。
而更好的消息是,果毛飘絮的道路,比前年的342条减少了48.5%。
再过一段时间,就到了今年的悬铃木果毛飘絮季。今年的飞絮现象能不能进一步好转?
还有不少市民问,能否换一种树,彻底根治飞絮?
事实上,换树种是不可能的。
一来悬铃木+历史建筑,已经成了海派文化的一部分。无数上海人的成长记忆中,都有着路边亭亭玉立的“法国梧桐”。
而悬铃木撑起的夏日浓荫与秋日落叶,已成为上海的一道风景。
二来悬铃木根系发达,深入地下,如果更换树种,说不定会影响到各种地下管线,工程极其浩大,难以实现。
城市在发展,行道树的选择也有“试错”与调整的过程。
而来自悬铃木的烦恼,一方面需要绿化部门继续探索各种“高科技”手段。另一方面,普通人则还需做好自我防护,易敏感人群口罩、帽子是必要装备。
度过了“过敏季”,在不远的夏天,就有美丽的绿色浓荫等着我们啦~

悬铃木为城市提供绿色浓荫。图片来源:绿色上海
花粉和飞絮过敏,市民如何做好防护?
1)外出时尽可能穿长袖、戴口罩、戴防护眼镜,基本可以避免花粉和飘絮带来的影响。
2)回家后,及时换衣服、洗脸、洗手,避免将花粉和飞絮带入家中。
3)如果不慎进入眼睛或接触皮肤致使发痒,切记“不慌、不揉、不挠”,立即用干净凉水冲洗或湿纸轻轻擦拭,亦可用湿毛巾冷敷。
4)敏感人群如果出现严重过敏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过敏原。
撰稿:王慧 马丹
上海滩上洋掌柜(ID:shyangzhanggui)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