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惨的路边摊 可可爱爱的粉红城堡 托举着癌症宝宝的希望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采访中,南都记者在广州妇儿中心遇见了5岁男孩帆帆和他的父母。帆帆患的病叫神经母细胞瘤,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治了快两年,花了100多万。帆帆家并不富裕,筹钱很难,但一家三口都非常乐观、开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去探访了帆帆一家在广州租住的地方。
帆帆父母老家在贵州,都是十几岁出门打工,帆帆生病前,他们在中山的灯具厂做工,帆帆生病后,他们带着孩子来了广州治病,租住在一处城中村,一边看病一边想尽各种办法筹钱。自己赚的钱,加上家里人的支援、借贷、爱心人士的帮助等,两人维持住了帆帆近两年的巨额治疗费用。
最近,帆帆爸爸上午送外卖,下午在柯木塱地铁站附近摆摊卖自制的小蛋糕,帆帆状态好的话,妈妈会带他一起去。

那天下午,广州下起了小雨,但帆帆劲头很足,一家三口就打着伞一起去摆摊。

摆摊用的小车是从网上订购的,贴着“提拉米苏”的广告画,主打“口感细腻、甜而不腻”,还印有可爱小熊,连装冰袋和蛋糕的盒子也是配套的粉色。车子走不快,他们三人也不急,拖着、推着慢慢移。
帆帆才五岁半,但行为举止像个小大人,他并不乱跑,大人收拾东西时,帆帆举起伞给妈妈挡雨;无聊了,他自己摆好小马扎坐下,把雨伞架在头顶,玩妈妈手机上的“蛋仔派对”;需要转移阵地时,他乖乖跟着,有时帮着推一推车;他吃药也很自觉,喝中药跟喝可乐一样自然。


帆帆再懂事,也只是个5岁小男孩,他爱吃棒棒糖,最爱玩具枪,来客人了会穿上自己的“特警服”、拿上“警棍”走来走去,不经意地展示;他会指着肚子上十几厘米长的手术刀口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好?”,但并不承认自己的介意,还会反问“我问问怎么了?”……
说起跑外卖、摆摊的经济账,帆帆爸爸算得清清楚楚,最让我们惊讶的是,摆摊的主意,竟然是帆帆爸爸从一次送外卖经历中得来的:他有一次接了一单40公里远的外卖单,从天河送一份手工蛋糕到增城,跑腿费80多元,虽然来回花了快三小时,但赚头比一中午跑十单还大,帆帆爸爸想:这什么蛋糕,让人这么馋?他就去跟蛋糕店的年轻店主学了手艺、买了原料,回家自己做了出来,果真,好吃也好卖,在下班高峰期的地铁站外,很快就能卖掉两笼60块蛋糕,利润比跑半天外卖高多了,时间长了还攒起一点熟客。只是时常需要躲避城管。

有时还要承受意外损失,比如有一次,路滑摔一跤,电瓶车上剩的12块蛋糕都掉地上了,卖不了了,但他们舍不得扔,开着直播吃掉了,希望赚一点打赏钱稍作补偿。

更重要的是,帆帆时不时要去医院治疗,而做蛋糕、摆摊需要人手,他们没法每天坚持。
算下来,还是帆帆妈妈在抖音开的账号筹款最多,那时,为了吸引人关注,帆帆妈妈各种想办法,比如大热天穿着羽绒服去直播跳舞,他们也得到了一些更大热度的网友的引流和帮助。
不管怎样,近两年的治疗很有成效,帆帆已经实现不带癌生存,医生说90%的可能会痊愈。目前,帆帆还有三期化疗和免疫治疗要做,正在调理肠胃,住院治疗的大项花费、每月的固定药费都需要他们不断赚钱、攒钱。
“不管怎样,既然生了帆帆,帆帆叫我们一声爸爸妈妈,我们一定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尽到这一份责任给他治病,哪怕砸锅卖铁”,帆帆爸爸说。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剪辑:罗雪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