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庆城县:擦亮生态底色 筑牢绿色屏障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年以来,庆城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目标,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四大任务,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庆城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蓝天保卫战中,构建“源头替代-过程严管-末端深治”全链条治理体系。开展VOCs专项整治行动,对27项问题瓶颈实施精准攻克;强化机动车尾气监管,重拳打击检测数据造假行为;推行建筑工地扬尘智慧巡查,实施机械化清扫、立体化洒水等精细化管控措施;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实施驿马镇燃煤锅炉天然气集中供暖改造项目。

开展马莲河干流及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专项行动,县主要领导亲赴一线督察调研,彰显治水决心。实施入河排污口水质季度抽检制度,督促污水处理厂整改问题,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构建覆盖城乡的水生态环境监测网,开展各类水质监测40次,成功获得省级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334万元。

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争取中央资金320万元实施马岭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开展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庆阳石化老厂区、原马岭炼油厂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圆满收官,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移出国家污染地块名录。

创新环境监管模式 提升执法服务水平

庆城县探索构建“包容审慎、惩教结合、宽严相济”的新型监管模式,实现环境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出台13项制度规范,组织执法业务培训8场次,常态化开展队列训练、现场模拟等活动。优化执法服务,制定年度执法计划,建立“执法监管白名单”及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体系,首创23项柔性执法事项清单,对轻微违法实行“首违免罚、轻微不罚”。

同时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对严重违法行为坚决“零容忍”,全年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起。通过刚柔并济的执法方式,既守住了生态环境底线,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完善生态治理体系 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庆城县坚持系统观念,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屏障。

强化问题整改机制,建立“现场督导+定期调度+督办提醒”一体化推进机制。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销号3个,省级督察反馈的20项问题仅余1项尚未完成整改。

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整合12345热线、网络平台等渠道,24小时专人值守,构建“快速受理-精准分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全链条响应机制。2025年共受理环境投诉68件,办结率97%,群众满意率达100%。

实施“绿盾强基工程”,落实“再造一个子午岭”重大部署,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健全县、乡、村三级林长制体系,设立各级林长507名。2025年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0141亿元,为生态修复提供有力保障。

生态效益持续显现 绿色发展动能强劲

通过系统治理,庆城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庆城蓝”成为常态,“河湖清”处处可见,“大地绿”生机盎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绿色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生态效益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025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2%,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100%,森林覆盖率达到32.5%。

庆城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工作中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庆城力量。

|编 辑:刘亚妮

|责 编:刘兴存

|监 制:常毅博 姚宏伟

|总监制:王来林

点击下方,安装“新庆城”,关注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