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怎么赔偿
在民事诉讼中,赔偿通常包括以下几类费用:
医疗费 :根据医院对当事人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误工费
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
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营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
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护理费
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
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残疾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凭医院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丧葬费:
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的丧葬费标准支付。
死亡补偿费:
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十年。对不满十六周岁的,年龄每小一岁减少一年;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五年。
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等级和需要扶养的家庭成员情况,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交通费:
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住宿费:
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住宿费用计算。
财产直接损失:
包括因交通事故导致的车辆损失、物品损失等。
精神损害抚慰金:
在没有构成伤残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不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但如果构成刑事犯罪,则没有精神损失费。
赔偿程序
判决:
法院根据原告提交的证据和双方之间的过错程度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并作出判决。
执行:
如果对方不自愿履行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等措施。
注意事项
赔偿的具体数额需要根据本人的实际损失、证据、造成的后果(伤残还是死亡)、年龄、户口、被抚养人情况、本人及护理人收入情况、当地统计数据等综合计算。
诉讼费用一般在一万元以内的只需要缴纳五十元,可以直接按照所列项目进行主张。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民事诉讼中的赔偿方式和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