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土板结

土壤板结是指 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土壤的吸水、吸氧及营养物质的吸附能力降低,通透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板结的主要因素包括:

缺乏有机质: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和团粒结构的重要指标,其含量偏低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结构不良:

土壤颗粒紧密黏结在一起,形成硬实的土块或层状结构,使土壤变得紧实、不透气、不透水。

外因作用:

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料分散。

干燥后内聚力作用:

干燥后,土壤颗粒之间的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

预防土壤板结的措施包括: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能为土壤提供养分,同时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通透性和保水性。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科学施肥:

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施用土壤调理剂:

使用具有松土功能的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土壤板结现象,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