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诈骗怎么处理
在境外从事诈骗活动的处理方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步骤和原则:
侦查立案
侦查机关接受报案人或控告人的举报,或侦查机关自行发现犯罪线索,予以立案侦查。
移送审查起诉
侦查机关侦查终结,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公诉,提交起诉意见书,并附全案证据。
提起公诉
检察院经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案件进行审查,对认为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证据不充分的案件,退回补充侦查。
法庭审判
人民法院受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组织控辩双方对证据进行质证、辩论,听取被告人的陈述,综合全案证据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执行
对有罪的刑事判决,在判决生效后交执行机关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建议
及时报案:我国公民在境外遭受诈骗行为侵害的,应该立即向我国驻当地的领事馆请求帮助,并且向当地警察报案。
提高警惕:外出务工务必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
综上所述,境外诈骗的处理流程包括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步骤,依据我国《刑法》进行定罪处罚。建议我国公民在境外时加强防范意识,及时寻求外交和警方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