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有权什么和撤销

有权撤销的情形和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行为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情况下,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受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行为

在受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况下,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

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这些行为。

债务人低价转让财产且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债务人低价转让财产且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这些行为。

工伤“私了协议”显失公平

如果工伤“私了协议”显失公平,劳动者有权请求撤销,且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业主大会或业委会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

业主大会或者业委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行政机关及其上级行政机关

在特定情形下,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其上级行政机关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有权独立作出处分决定的纪委

对于党员和党的组织的处分,如处分不需要改变或处分错了需要取消的,改变或取消处分由原决定和批准处分的组织办理,若原决定和批准处分的组织已撤销,则由本人现在的组织办理。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当事人免受不公平、欺诈或胁迫的影响,确保法律行为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在具体案件中,是否有权撤销需结合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