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员额管理是什么意思

员额管理,也称为“人员编制管理”或“人员配额管理”,是一种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它主要涉及到如何合理分配和组织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以满足组织的业务需求和发展目标。员额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组织内部的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同时避免浪费和过度扩张。

员额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编制管理:

通过规范编制的设定,明确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量和岗位结构,避免超编、缺编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保证人员配备与单位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人员招聘:

员额制人员招聘由政府核定事业单位人员总数,财政部门核拨经费,工作人员不纳入编制管理,根据工作的需要而决定工作人员的数量。

考核管理:

考核按照不同的审判部类、不同的工作指标、不同的岗位职责进行,主要以一线的工作业绩来确定考核结果,并辅之以必要的定性考核。考核中坚持以数量、质量、效率和效果考核为主,同时对德、能、勤、进行综合评价。

待遇保障:

员额制人员的工资福利、装备配置、教育培训以及日常管理等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属于在编人员,由财政拨款保障。

科学调配:

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科学调配人力资源,确保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法制化、规范化:

员额制管理是一种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建立规范的编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对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量、岗位结构、工资福利等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综上所述,员额管理是一种全面、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实现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