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工资避税方法有哪些

工资避税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安排工资发放时间

将部分工资以福利形式发放,如提供住所、假期旅游津贴等,以降低员工的名义收入从而减少税负。

推迟或提前发放工资,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避免因工资过高而产生更高的税负。

提高职工福利水平

提供免费宿舍、交通班车便利、员工免费用餐等,这些支出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同时降低员工的名义收入。

购买保险公司的理财险,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利用公积金避税

提高公积金缴纳比例,工薪阶层每月缴纳的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无需纳税。员工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但需注意不能随便支取。

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将个人的年薪、绩效工资奖金等分摊到多个月发放,作为月工资所得计算纳税,从而减少税负。

虚报福利和津贴

将工资中的一部分收入以“非税收入”的名义发放,例如将工资拆分为交通补贴、餐饮补贴、住房补贴等,且报销额度明显超过员工实际支出的部分。

虚设劳务合同

通过虚构劳务合同,将原本属于员工工资的部分收入以“劳务费”的形式发放给员工,试图通过不同的税率级别降低个税缴纳。

通过个人独资企业转变收入模式

高收入人群通过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将自身薪酬变为“企业利润”,以此避开个税并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利用捐赠进行税前抵减

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金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选择可税前扣除的理财产品

投资投资基金、购买国债、买保险等理财产品,这些投资可以作为税前扣除项目,从而减少税负。

需要注意的是,避税方法必须合法合规,避免虚报福利和津贴、虚设劳务合同等违法行为。同时,企业和个人应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避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