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 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风格因受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建筑风格是建筑总体面貌的反映,它寓于建筑实体,离开了建筑的实体就不存在建筑的风格。建筑风格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各种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社会思想意识、科学技术创作方法等各方面的总的集中表现。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想、生活和文化方面的主要精神面貌和典型的特征。

例如,古希腊、古罗马有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等代表性建筑柱式风格;中古时代有哥特建筑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后期有运用矫揉奇异手法的巴洛克和纤巧烦琐的洛可可等建筑风格。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其平面严谨对称,主次分明,砖墙木梁架结构,飞檐、斗栱、藻井和雕梁画栋等形成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大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异域风格这类建筑大多是境外设计师所设计,其特点是将国外建筑式“原版移植”过来,植入了现代生活理念,同时又带有其种种异域情调空间。

了解不同的建筑风格,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艺术层面,还能更好地认识和欣赏各种建筑作品。